坊楼文渊阁

陈铁生
2021-03-09

微信图片_20210308000336.jpg


坊楼的古建筑文渊阁,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。距今已有五百多年,是九都陇里(今坊楼、奢下、城下、枧下等自然村的合称)古建筑中,最大、最好、历史悠久、风景最美、最有名气的古代建筑。据清朝乾隆版《莲花厅志》记载:远绕江波,近陇畔,烟云缥缈,尽归凭窗一览。可惜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被毁。

今天重建的文渊阁,占地面积叁佰多平米;气势宏伟,雕梁画栋,飞檐翘角,金碧辉煌。清澈的乌溪河,成弧形绕文渊阁广场前面缓缓流过。浪花欢笑鱼儿跃,鸭儿歌唱白鹭飞;花红草绿杨柳青,美不胜收人陶醉。更美还是油菜花开时;一望无际的油菜花,围在文渊阁四周,站在塔陂江桥上一望,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,金黄的油菜花烘托着文渊阁,熠熠生辉,金光耀眼。似天宫仙境?更像玉阁琼楼。

更令人惊奇的怪事是:历史上,不管乌溪河怎么发大水,尽管文渊阁四围的稻田一片汪洋,波涛滾滾,文渊阁始终淹不着,它就像会自动升高一样。走日本(坊楼人把抗战时期逃难,躲避日本鬼子的事情叫做“走日本”)时,坊楼人只要走到文渊阁,竞然就可安全躲过危险。

文渊阁两旁,树木成荫,空气清新,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守住大门。广场上两头温顺的石象摇头摆尾地迎接八方游客及朝拜者。夏秋季节,大殿四周一片全黄,微风吹来稻花溢香,那带着水气的丝丝凉风,沁人心脾。真是修身、养性、读书、习文的好地方。

古时,人们一直受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影响,崇文尚学成风,盘箕晒谷,还要教子读书,文渊阁,更是引来无数文人墨客。

据传说,明朝大理学家,坊楼南陂的刘元卿,在这里讲学;坊楼举人,怡园(陈觏)旷园(南箕)在这里吟诗研文,成兄弟同榜登科之佳话。

清朝,乾隆十年,坊楼进士陈迥,也是每天在这里读书,而一举高中进士。如果没有文渊阁,便没有进士坊。许许多多的近代学子,对这里幽静的环境更是流连忘返。

大革命时期,江西农民运动领袖、革命家方志敏,和回乡闹革命的坊楼青年知识份子、共产党人陈竞进、陈坑元、陈敏、陈铁夫等,还曾在这里开会,商讨改天換地的革命大计。

文渊阁内有万卷书屋,供了孔孟等神象,还供有观音菩萨,弥勒佛和赵公财神。在这空气清新,环境悠静的神圣之地,来读书的、求神拜佛的人络绎不绝。只要心诚,不管是读书的还是求神拜佛的,都能得到满足,心灵得到洗礼,事业一帆风顺,家庭和睦,家人安康。冥冥之中,好似真有神灵相助。


阅读495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评论...